發展大勢不等人,許多專家分析認為,鑒于推廣鋼結構住宅具有環保、資源、民生、產業升級等多重戰略意義,必須盡快推廣。鋼結構住宅的推廣,必將帶動鋼鐵、機械制造、建筑材料、工業化設計、材料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產業鏈條的大升級和大發展。
①發展
“鋼結構')" name="HL_TAG">鋼結構”建筑逐步推廣
無論在有特殊結構要求的公共建筑和有大跨度要求的工業廠房,還是在住宅建筑領域,鋼結構技術都得到了充分發展,鋼結構住宅正逐漸走向工業化生產,這是鋼結構住宅技術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
鋼結構建筑是以鋼材制作為主的結構建筑,由于鋼材的諸多特性,使得鋼結構建筑具有自重輕、工廠化制造、安裝快捷、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資回收快、環境污染少等綜合優勢,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建筑的優勢是全方位的。
上世紀50年代,鋼結構全面進入住宅領域。再加上二戰后住房緊缺,社會需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解決大量住房問題,而鋼結構住宅因其能進行工業化生產,建造速度快,迅速進入住宅領域。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發達國家大量應用鋼結構建筑,發達國家鋼材的性能和產量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計算機也開始運用于鋼結構建筑輔助設計領域,鋼結構建筑的各種結構體系日趨成熟。
上世紀70年代至今,鋼結構和鋼結構住宅技術在全球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深入發展并走向成熟。鋼結構住宅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已從歐洲、美洲的少數國家和地區向更多國家和地區推廣,目前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鋼結構住宅技術發展趨勢尤為強勁。
特別是日本,由于地震頻繁大量采用鋼結構住宅。到上世紀90年代末,日本預制裝配住宅中木結構占18%,混凝土結構占11%,鋼結構占71%。鋼結構工業化住宅生產廠家規模比較大的有7-8家。
我國鋼結構建筑起步晚主要是囿于早年鋼鐵產業欠發達、鋼材緊缺的限制,新中國成立之后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建筑業一直提倡節約用鋼。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轉而提倡合理用鋼。隨著我國鋼產量突破億噸大關,并連續多年位居世界****,建筑業開始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體系以取代傳統的磚石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體系,建筑用鋼從鋼筋、鋼絞線向著鋼梁、鋼柱即主體結構為鋼結構的方向發展。
1996年,建設部編制了《1996-2010年建筑技術政策》,提出合理使用鋼材,發展鋼結構、開發鋼結構制造和安裝施工新技術等;1998年10月,建設部下發《關于建筑業進行推廣應用10項新技術的通知》,通知中推廣的第8項新技術即是鋼結構技術;2000年5月,全國建筑結構技術發展研討會召開,會上成立了全國鋼結構專家組,討論了國家建筑鋼結構產業“十五”計劃和2010年發展規劃綱要,并提出2005年和2010年建筑用鋼分別達到全國鋼材總產量的3%和6%
上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輕鋼結構房屋的綜合造價 |